导演:MarkL-Lester
主演:亨利·柯斯特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直接称为“五月节”。 我们家乡以往的习俗,初一、初五都会
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们家乡直接称为“五月节”。 我们家乡以往的习俗,初一、初五都会过端午节。初一较为简单,初五才是正式过端午节,除了包粽子吃之外,还会杀鸡上香拜神。后来,人们越来越简化过节习俗,没有更年老的长辈家庭成员,如果工作太忙,就索性不过初一,只过初五。 六月四号,即农历初四,我接收到妈妈“指令”,提前回家帮她包粽子。回到家,看见包粽子需要的粽叶已经洗好,心中顿时一份轻松:oh yeah,不用我洗叶子! 包粽子,是个耗费时间精力的特大工程,前提准备工作——洗粽叶,就是这项大工程预热的开端。煮粽叶用时十至二十分钟,煮好之后需要泡一晚上,次日再洗。洗粽叶需要两面擦洗,需要洗三遍才达到妈妈的干净标准。按照以往每次包粽子数量起码40条左右,按照妈妈的标配,每条粽子大概需要五张粽叶,那也至少要洗200张叶子,前后所需时间至少要一个半小时!每次洗完粽叶,双手都被水泡得皱皱的。我作为妈妈包粽子的得力助手,洗粽叶这事不知道被我承包了多少年,今年终于不用我来干,喜极而泣!后来妈妈说洗粽叶这事是弟弟完成的,你也有今天,哈哈哈。 其他的准备工作,比如主料——糯米,洗糯米由妈妈完成。洗米之前还要挑一挑没有小石头沙子杂质,前后需要洗五六次洗到水清为止,洗完后撒盐搅拌均匀,晾去多余水分后备用。其他辅料的清洗自然落到我手上。辅料有:新鲜五花肉拌红蓝叶、咸蛋黄已经搞定,我负责清洗绿豆、栗子。绿豆是专门买的去皮绿豆,栗子也是买的时候档主会顺便打皮。洗绿豆的时候妈妈特别吩咐要洗到水清为止,要不然会影响口感。 这次包粽子所需的植物材料都是妈妈种的,包括粽叶,即箬叶,妈妈新鲜摘回来的,就算煮过泡了一晚上,现在看上去依然是十分好看的叶绿色,以往买的粽叶都是晒干的。 这次包粽子所需的植物材料都是妈妈种的,包括粽叶,即箬叶,妈妈新鲜摘回来的,就算煮过泡了一晚上,现在看上去依然是十分好看的叶绿色,以往买的粽叶都是晒干的。 这次包粽子所需的植物材料都是妈妈种的,包括粽叶,即箬叶,妈妈新鲜摘回来的,就算煮过泡了一晚上,现在看上去依然是十分好看的叶绿色,以往买的粽叶都是晒干的。 扎粽子用的带子,我们叫“蓢古”,本身带刺,割回来用刀去掉边缘的刺,一根削成两条,然后晒干,跟煮好的粽叶一起泡水洗干净即可用。用这种特制的带子包扎粽子特别扎实,既可以让粽子里面的糯米馅料受热均匀,煲熟的粽子带有独特的香味。条状分明扎在粽子上面既美观又好看。小时候看着有些大人可以直接用中指、食指和拇指三根手指,中指和食指侧担当托稳、固定的角色,拇指的指甲担当削刺的单片撕开边缘的刺,自己也学会了这个技艺,不过一不小心还是会被刺伤。“蓢古”不但是我们包粽子的必备材料,还是我们儿时的玩具,用它来做风车,编织各种各样小玩具,我依稀记得有个叫“乞米鸡”,貌似是这个名字,像一个鸡头的编织玩意。 扎粽子用的带子,我们叫“蓢古”,本身带刺,割回来用刀去掉边缘的刺,一根削成两条,然后晒干,跟煮好的粽叶一起泡水洗干净即可用。用这种特制的带子包扎粽子特别扎实,既可以让粽子里面的糯米馅料受热均匀,煲熟的粽子带有独特的香味。条状分明扎在粽子上面既美观又好看。小时候看着有些大人可以直接用中指、食指和拇指三根手指,中指和食指侧担当托稳、固定的角色,拇指的指甲担当削刺的单片撕开边缘的刺,自己也学会了这个技艺,不过一不小心还是会被刺伤。“蓢古”不但是我们包粽子的必备材料,还是我们儿时的玩具,用它来做风车,编织各种各样小玩具,我依稀记得有个叫“乞米鸡”,貌似是这个名字,像一个鸡头的编织玩意。 扎粽子用的带子,我们叫“蓢古”,本身带刺,割回来用刀去掉边缘的刺,一根削成两条,然后晒干,跟煮好的粽叶一起泡水洗干净即可用。用这种特制的带子包扎粽子特别扎实,既可以让粽子里面的糯米馅料受热均匀,煲熟的粽子带有独特的香味。条状分明扎在粽子上面既美观又好看。小时候看着有些大人可以直接用中指、食指和拇指三根手指,中指和食指侧担当托稳、固定的角色,拇指的指甲担当削刺的单片撕开边缘的刺,自己也学会了这个技艺,不过一不小心还是会被刺伤。“蓢古”不但是我们包粽子的必备材料,还是我们儿时的玩具,用它来做风车,编织各种各样小玩具,我依稀记得有个叫“乞米鸡”,貌似是这个名字,像一个鸡头的编织玩意。 红蓝叶是我们包粽子必备佐料,因此妈妈一直都有种植。青绿色的叶子,切碎洒在切好块状的五花肉里面,加点盐一起搅拌均匀,专属红蓝叶的淡淡清香飘散出来,这时的五花肉还没被染红,煮熟的粽子因为加了红蓝叶,周边的绿豆、糯米、五花肉会染变成淡淡红色。红蓝叶是我们家乡包粽子的灵魂,缺一不得,如果没有那么一点红色,整条粽子就失去了它特有的味道。 红蓝叶是我们包粽子必备佐料,因此妈妈一直都有种植。青绿色的叶子,切碎洒在切好块状的五花肉里面,加点盐一起搅拌均匀,专属红蓝叶的淡淡清香飘散出来,这时的五花肉还没被染红,煮熟的粽子因为加了红蓝叶,周边的绿豆、糯米、五花肉会染变成淡淡红色。红蓝叶是我们家乡包粽子的灵魂,缺一不得,如果没有那么一点红色,整条粽子就失去了它特有的味道。 红蓝叶是我们包粽子必备佐料,因此妈妈一直都有种植。青绿色的叶子,切碎洒在切好块状的五花肉里面,加点盐一起搅拌均匀,专属红蓝叶的淡淡清香飘散出来,这时的五花肉还没被染红,煮熟的粽子因为加了红蓝叶,周边的绿豆、糯米、五花肉会染变成淡淡红色。红蓝叶是我们家乡包粽子的灵魂,缺一不得,如果没有那么一点红色,整条粽子就失去了它特有的味道。 准备工作完毕,开始包粽子咯。 准备工作完毕,开始包粽子咯。 妈妈包粽子有她独立的标准,比如一条粽子至少需要四张粽叶,叶子少了,粽子没有那么香。她包的粽子不需要剪叶子,叶子最后都会被她折得妥妥当当、包出来的粽子四角分明。而我以前总是学不会不剪叶子的方法。我决定这次一定要学会它。于是妈妈又不厌其烦地仔仔细细从头到尾教我,我终于学会了! 原来她在第一部叠放粽叶的时候就跟我做的不一样。 首先粽叶在第一步就全部集齐放好,最底层那张叶子需要正面向外,因为正面比较光滑,包裹在最外层比较好看。两边置放的叶子齐平,稍微往外拉出一点,把整个长度延长后,在左边三分之一处折一个漏斗形状装食材,这第一个折角必须把握好避免漏米。然后依次加糯米填底,中间绿豆、五花肉、栗子、蛋黄,最后还是糯米盖顶。因为第一步叶子有延长,因此后面有足够的长度把叶子转角折好,最终包米的步骤不用额外加叶子,而我之前每次都需要加一张叶子垫边缘处以防漏米,按照妈妈的方法直接把叶子按回来四个角一个个压好即可。看到妈妈的手法,我才惊觉:原来四个角也是靠手按压折出来的,天真的我的还以为妈妈的粽子一上手就那么四角分明的!压好四个角,最后扎带,我总是会一不小心就会拉断带子。在我抱怨这带子的脆弱时,妈妈却说我用力不当,这个需要用巧力,而不是蛮力,不用拉太紧,因为煲熟的粽子会比生的时候膨胀一圈,那时候带子会自动变得更加紧实了。 首先粽叶在第一步就全部集齐放好,最底层那张叶子需要正面向外,因为正面比较光滑,包裹在最外层比较好看。两边置放的叶子齐平,稍微往外拉出一点,把整个长度延长后,在左边三分之一处折一个漏斗形状装食材,这第一个折角必须把握好避免漏米。 首先粽叶在第一步就全部集齐放好,最底层那张叶子需要正面向外,因为正面比较光滑,包裹在最外层比较好看。两边置放的叶子齐平,稍微往外拉出一点,把整个长度延长后,在左边三分之一处折一个漏斗形状装食材,这第一个折角必须把握好避免漏米。 然后依次加糯米填底,中间绿豆、五花肉、栗子、蛋黄,最后还是糯米盖顶。因为第一步叶子有延长,因此后面有足够的长度把叶子转角折好,最终包米的步骤不用额外加叶子,而我之前每次都需要加一张叶子垫边缘处以防漏米,按照妈妈的方法直接把叶子按回来四个角一个个压好即可。看到妈妈的手法,我才惊觉:原来四个角也是靠手按压折出来的,天真的我的还以为妈妈的粽子一上手就那么四角分明的! 然后依次加糯米填底,中间绿豆、五花肉、栗子、蛋黄,最后还是糯米盖顶。因为第一步叶子有延长,因此后面有足够的长度把叶子转角折好,最终包米的步骤不用额外加叶子,而我之前每次都需要加一张叶子垫边缘处以防漏米,按照妈妈的方法直接把叶子按回来四个角一个个压好即可。看到妈妈的手法,我才惊觉:原来四个角也是靠手按压折出来的,天真的我的还以为妈妈的粽子一上手就那么四角分明的! 压好四个角,最后扎带,我总是会一不小心就会拉断带子。在我抱怨这带子的脆弱时,妈妈却说我用力不当,这个需要用巧力,而不是蛮力,不用拉太紧,因为煲熟的粽子会比生的时候膨胀一圈,那时候带子会自动变得更加紧实了。 压好四个角,最后扎带,我总是会一不小心就会拉断带子。在我抱怨这带子的脆弱时,妈妈却说我用力不当,这个需要用巧力,而不是蛮力,不用拉太紧,因为煲熟的粽子会比生的时候膨胀一圈,那时候带子会自动变得更加紧实了。 我们家乡的粽子以扎实为主。我想,也许我们家乡这边把粽子叫成“裹粽”因为它的包裹方法而得名。我们用的“蓢古”是扁平长细条,需要把整个粽子全面包扎才算完工。不仅在包粽子时注意压实里面的食材,最后包扎粽子的时候也需要巧力把粽子绑得紧实,这样煲熟的粽子更加香糯紧实又嚼口、糯而不腻。不像其他地方的粽子绑粽子可能用绳子或者水草圈两三圈,咬上去软趴趴的,吃多几口觉得腻。我以前理所当然想着用力拉得越紧实、绑得越紧越好。没想到,我这是自作聪明了。妈妈边做边讲解时,我边拍视频边看她动作,当我注意到她手在用力的同时,她嘴巴也在不自觉地跟着在用力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地笑了起来,她问我笑什么。我跟她说:“你手在用力,你的嘴角也在动,哈哈哈。”妈妈听了觉得不可思议,不相信自己嘴角也在跟着动,我给视频她看了才笑着说:“我怎么不知道我嘴巴在动呢,不要拍我的嘴巴了,那么难看。”我只好在她的“威严”下,把她那段视频删掉重拍。 我是我妈妈的脑残粉,在包粽子方面。妈妈包的粽子,我从来不吝啬对她的赞美,说她包的粽子最好看,又好吃。她听了也总是笑呵呵地接受赞美,还顺带提起我们邻居另外两个包粽子更好看的婶婶! 这么多年来,几乎每一个端午节我都跟妈妈一起包粽子。因此,我会包粽子在我的朋友当中算是一项不得了的技能,这让我有点沾沾自喜。虽然我始终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这次终于学会了妈妈的包粽子方,她说我折的角比她还好,还说我以后总有一天会比她包的更好看呢! 以前会想,我的妈妈什么都会,有她在,我可以偷些懒,每次跟着她做个助理打打下手等吃就足够了。从小到大,做饭、洗衣服、各种家务小事,还有包粽子、做汤圆、做糍粑等等吃食方法,我都是跟在妈妈脚边看着学着做着。然而,年复一年,不知不觉间,耳濡目染学会了妈妈会做的事情。包完了咸肉粽,还包了妈妈喜欢吃碱水粽,前后历时三个多小时。剩下的工作就是煲粽子,爸爸和弟弟负责砍柴生火,用木柴煲的粽子更加香溢浓醇。煲粽子时,家里每个房间都弥漫在浓郁的粽香之中,厨房高温持续三至四小时后,新鲜热辣的粽子终于出锅……还未完,因为五花肉经过几小时大火猛炖,猪油飘散出来,每条粽子都裹上一层油,拿在手上一层油腻,全部粽子出锅后需用清水冲掉表面的猪油,到此为止,长时间的包粽子大工程终于完成。 接下来就是品尝美味的时候。 接下来就是品尝美味的时候。 徒手拆粽子:自家做的粽子,因为知道它最后打结方法,我可以轻而易举拆开粽子,一圈、两圈、三圈……一圈圈绕开“蓢古”带,最后一圈,爽快一扯,整条“蓢古”带因为缠绕在粽子身上,现在已然变成弯弯曲曲的形状,因为瞬间的拉扯力,整条带子似乎变得有弹力,像弹簧一样上下弹了弹,放下带子,撕开一层层因为高温炖煮而变得浅褐色的粽叶,一层、两层、三层…… 徒手拆粽子: 见证美味的粽子:白色拈香的糯米在粽叶中闪现,美食当前,这时候顾不得手会不会被沾上糯米的粘性,一手拿着粽子主体,一手迫不及待了剥开粽叶,最里面那层叶子有时候会黏在糯米上,还需要用手指头把黏在糯米上的叶子拉起来,此时手上的粘性又增多了,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粽叶全部剥开了,粒粒分明的糯米现在已经粘合挤在一起,边角白色的糯米,往下是白红黄黑相间的馅料若隐若现:白色是糯米、红色是红蓝叶的颜色、黄色是去皮绿豆、暗黑色是五花肉的瘦肉和红蓝叶子。每次拆开粽子的我总有一番迟疑的思考:到底从哪里入口比较好呢?先咬顶层没有馅料那一角的白色糯米?可是中间的馅料太吸引人了,看到已经口水横流,不能忍!先咬中间馅料吗?可是这样一口下去,满嘴肯定会粘上糯米的粘。一番思考过后还是徒劳。 见证美味的粽子: 品尝美味的粽子:最终,我还是先咬掉最上方的不带馅料糯米尖角,纯粹不带杂质的糯香在口齿中萦绕,嚼劲软绵;再一口咬到五花肉,入口即化的肥肉,肥而不腻,夹杂着瘦肉或猪皮,还附带咬中一些绿豆,牙齿尽情享受着咀嚼的快感,伴着红蓝叶特有的香味;再一口,咸蛋黄咸香和甘醇的栗子,一不小心,粉松的咸蛋黄或栗子会掉下碎末,这时候就算是几粒渣渣都觉得是浪费!再来一大口,香软的糯米、细绵的绿豆、松化的咸蛋黄、甘香的栗子、爽滑的五花肉,在口中来回缠绵交织,即使没有看清我刚刚咬到的是什么,但我每咀嚼一下,牙齿的触感和味觉的本能,都能让我清晰地感知到,我正在嚼的是什么!一口又一口,简直停不下来。最后一口,还是纯粹的不带馅料的糯米,一边咀嚼一边丢掉手上剩下的叶子,以此终结了这条粽子的使命,不自觉地用手一抹残留在嘴边的糯米的粘,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品尝美味的粽子: 在我看来,粽子是所有应节食物当中必须排名第一的食物,最好吃的应节食物!当然,它制作耗时长,因此,美味的食物值得付出、值得等待!说到好吃方面,爸爸、弟弟和我都是妈妈粽子的脑残粉加忠实粉丝!永远都是自家的粽子最好吃!买来的、别人家的粽子都是浮云,始终还是妈妈的粽子最好吃。我相信,在每个人眼里都有如此这般迷之执着吧。或许这就是家里的味道,称之为乡愁 举报/反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