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 由一件件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事,伸展出关于“人是如何从自己正常的生活轨迹里彻底滑脱出来”,探讨之深入,故事说服力之强大,杨德昌应是这方面排第一位的导演. 从一个个衰亡、裂解、时光不再的“私故事”中勾出的颓败、气馁的氛围弥漫了全片,但并不觉得里面存在丝毫病恹恹的自溺表达,而是用了坚决的写实主义,完全不带任何文艺腔的文艺电影,放到任何国别任何时代里,这都是最高级的艺术片. 看过的表演最自然的电影;在不设一个反派和丑角的情况下,将“人之嘴脸”讲得最透彻的电影;不单单是“城市书写”的顶峰,甚至是所有“第三世界”国家里,将自身的“历史债”和“身份债”完全抛到脑后的情况下所能拍出的最好的电影. 片尾少女的梦其实是把最拿手的闪前又玩了一遍,但这里又结合中国特有的死亡观,最震撼的段落出现了虽然改动以后充满着美式喜剧的味道,然后不那么沉默的达西和丽莎的唇枪舌战倒是更有趣了一些. 黑白版更好看一点,因为可以弥补外国演员的显老,但是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错过了彩色版的另一些东西. 第N遍看《纸人回魂》,因为原书看了已经好多年,有些情节也记不那么深刻了,就这部电影版本讲述的“达西的傲慢与伊丽莎白的偏见”反而更显化. 达西的傲慢在于不屑于解释,最后使得丽莎的妹妹再次步入自己妹妹的泥潭. 这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见,甚至让经历过这种事的我觉得达西虽做了他的弥补以后也甚为讨厌. 伊丽莎白在于偏听偏信,先入为主的去考量一个人的言语,最后为他人的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绅士所修改原先的看法. 常看奥斯丁的小说和电影,也听到很多人喜欢为它贴上“早期言情”的标签,这是不公正的,奥斯丁的意义在于男女在交往中的行为改善和自我修正. 浮水镇莲生纸扎铺今日来了一位客人. 来人名叫陆小笙,是消闲报的民俗记者. 这次来到纸扎铺,是想向纸扎铺老板南裳打听一桩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