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很多大景别的街道环境,安排人物通过画面内紧接走出画,偷车段落跟随开车路线的变化自由随意地调整摄影机位置,这种原生态的动作纪录不追求叙事力,成为垮掉一代的精神注解:女友公寓短聚、被飞机声惊吓的退伍士兵、精神病院看望母亲和路遇唱歌的疯女人,完全用主角帕克的心理活动构建事件,在纽约电影院遇到滔滔不绝讲多普勒效应的黑人老头,老头讲完音乐家的故事哈哈大笑,这个故事与帕克旁听萨克斯风吹奏《黑水巷》形成呼应,音乐家跳楼时演奏的这首《黑水巷》的主题曲,是关于漫游者寻找知音之地的童话,影片主题在此交汇,具有反叛精神的帕克在物质繁荣和精神病态的现代社会,孤独地表达反战、流浪等无解的人生哲理,结尾帕克买了一张前往巴黎的船票,而巴黎的流浪者却逃至纽约,贾木许的漂泊主角永远等待启程进行下一次心灵漫游的长假. 侯麦的片子很有意思,开场的五分钟竟然没有任何的对白,有点单调,却能很好地表达出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的稍微不适和不安的心情,心绪不宁而与环境格格不入. 之后呢,基本上就是典型的侯麦的絮絮叨叨,两个人一起散散步,谈谈自己,谈谈自己的恋人、朋友和生活. 以为就此平淡收场了,突然又来了起伏,一个男人如何处理与三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哪一个都不想放手,却最终哪个也没办法真正地在一起,工作的借口推掉了一切人际方面的“烫山芋”,侯麦调侃的是现代人在道德上的恍惚不坚定,没有辛辣的讽刺,只是像身边的朋友那样给我们静静地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和身上的那些琐事. 跟镜头、自然光、自然景色,大段的人物对白,之后的《黑水巷》和《黑水巷》不知是否借鉴了侯麦的拍摄手法,里面的几首歌曲也很好听,仿佛和侯麦一起去海边度了一个夏日假. 一个下着滂沱大雨的夜晚,凯丝在参加完派对之后想要抄森林里的近路回家,却发现一辆汽车停在路边,车上坐着一个女人. 凯丝没有下车查看,而是选择直接离开,没想到第二天看到新闻,这名擦肩而过的女子已经惨遭杀害,变成了冰冷的尸体. 自从那个晚上以后,凯丝的精神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奇怪的事也跟着一件一件发生,她不断接到神秘的无声电话、在晚上看到陌生男人的身影,她更感觉到似乎有人在暗处,正在监视她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