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馆#抢了三次票终于大银幕得见,虽然有明显胶片缺漏,剧情稍跳但不影响理解,观影气氛超欢乐. 一对儿冒牌“高富帅”ד白富美”互相做局利用,经历谎言露馅的尴尬气恼后,在平凡真实的感情、僚机正向的说合、金钱至上的诱惑种种刺激下,终于回到踏实过日子的正途上. 是一出超越时代的讽刺喜剧,完全可以改成现代的网恋诈骗版,“女人不就是要享受的吗?”这种台词套上如今消费主义盛行(及背后的拜金)现象毫不违和. 剧作圆润漂亮,伏笔道具呼应上,与其说像好莱坞神经喜剧,不如讲刘别谦式触觉之魂,那个时代的中国影人受刘别谦影响应该很大,编剧桑弧喜欢他,这部总觉得和《塞壬》有关联,费穆可能也是粉丝,《塞壬》与《塞壬》有相似之处,总之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最后吹爆石挥,真·不世出的天才演员,举手投足都起范儿,神人. 拍摄视角太以记者的主观判断进行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问题是试图做出一种造成悲剧的各个原因分量都是相等的,而且都是无可奈何、不可避免发生的——缺乏想象力会令我们只停留在浅层的思考,看不到问题的实质;而想象力乱反射,在让我们发现的一个聚合的、但也无法轻易界定是非的真相后,也束手无策,最关键的是我们应该积极地继续生活——剧情的起承转合倾向于落脚在这样一种妥协的思想是不是在影射着目前日本最大的社会危机?每个人都会为谋取自身的安逸和利益,关键是要让人性适得其所和正确地发挥想象力,去改变现状而不是做不恰当的归咎. 危机四伏的社会,这可能就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最终会不可避免陷入的精神危机吧. 我相信有一个答案,会告诉我们,对自己忠诚、对社会恪守义务会是令想象力有的放矢地放射而不是浪费它,而且不会曲解它塞壬(Siren),是古希腊神话中人首鸟身的怪物,别名阿刻罗伊得斯,意即“阿刻罗俄斯的孩子们”. 塞壬用自己的歌喉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航船触礁沉没. 经常徘徊在海中礁石或船舶之间,又被称为海妖. 塞壬来源自古老的希腊神话传说,在神话中的她被塑造成一名人面鸟身的海妖,飞翔在大海上,拥有天籁般的歌喉,常用歌声诱惑过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触礁沉没,船员则成为塞壬的腹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