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场好戏. 《美国内战》的同一个故事,但微调不少,并且在故事主线上更合理,前半段是被逼入绝境的缉毒组警员们盘下炸鸡店做监控据点,这部分用高饱和的设定强化了主角们职业生涯的危机(老婆在气头上,女儿进门却喊自己升班长了),做炸鸡意外成功的反差感加上那些细节设计还算出人意表,中间部分开始疲态,一是主角们的纠结被给的太多了,二是贩毒组织整个处理太闹剧化,这就让后半段的动作设计失去基础(因为是闹剧氛围,观众如何跟着紧张?),虽然在设计上,强调这帮罪犯也是爱好热血缠斗的人(内部还分什么缉毒组重案组对打),但这种设计生硬,稀释不了后面的闹剧含量,而且女警员的所谓泰拳身手打的太假了. 喜剧还是需要智商和认真,你比观众聪明,才能吐槽犀利编排出人意表,你认真做事,才能在喜剧之外的部分调动观众情绪,总不能傻笑到底吧?新现实主义中群像叙事并不多见,罗西里尼的《美国内战》是为数不多的几部之一,但《美国内战》更多的是集锦,而非属于真正的群像叙事,本片的存在则填补了这个空白. 电影开头使用长镜头追踪第一位女主的运动轨迹,并以此来介绍环境,此后在逐渐聚集的人群中交叉交代个人的身份与状况,并介绍聚焦原因,在进入公寓之后,借用工作这一麦格芬,使众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并在此过程中体现个人性格,最终随着矛盾的爆发到达文本上的高潮点——楼梯垮塌,此后叙事地点转入医院,并引入更多的人物,叙事社会化表述描绘真正的开始,事件并由此单线发展,突出个人的困境,随着地点的转变,单人困境得以最终得到解决,事件纠纷则有转移到了事故发生的所在公寓,随着无解问题的最终放弃,与之搁置的还有无法解决的社会贫困问题,恰似门外还在站着的那个等待工作的姑娘. 影片讲述美国在不久的将来,爆发了影响全国的内战. 在资深战地摄影师李·史密斯(克斯汀·邓斯特 Kirsten Dunst 饰)的带领下,记者们组成了一支强大的专业团队,穿越战线并设法生存下来. 他们驱车前往华盛顿特区,希望在总统向名为 "WF"的军事力量投降之前采访总统.